中國的雕刻文化,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、周的鐘鼎文、秦的刻石等,凡在金銅玉石上雕刻的文字通稱為「金石」,璽印即包含在「金石」中。璽印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,或說商代,或說殷代,但最晚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,於戰國時代普遍使用,戰國時期的名相蘇秦即佩過六國相印。璽印最初作為商業交流憑證,秦後印章功能範圍增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,例如玉璽、官印等,做為當權者掌握統治權的表徵。
印章起源/印章材質/印章種類
隨唐印章
隋代繼秦代之後,開啟了中國印章風格的又一新階段。由於紙張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,公印不再局限於簡牘上所能取得的狹小平面,邊長從2.3公分左右猛然增大到5.4公分左右。由於印體加大,公印不像秦漢時代刊刻職官名而發給官吏本人佩帶,而是轉為發給以官吏為代表的官署,完成了由職官印向官署印的轉變。公印不再佩帶而變為匣裝,置諸衙署。 此外,由於印章轉為印於紙帛,印泥出現了。
唐代公印主要繼承了隋印的特點而略有發展。首先,出現了「寶」、「記」、「朱記」等新的印章自名。此外印背多刻楷書印文,如唐「武夷縣之印」背款刻「武夷縣之印」,不再像隋公印印背鑿刻造印時間。
宋金元朝
宋初百廢待興,官印一度襲用五代舊印。不久重鑄公印時,印文多嵌「新」或「新鑄」字樣,以區別於五代公印。宋早期公印印文與印邊粗細相若,多刻有年款,標明鑄印年月。中期後還刻有兼管頒發鑄造的機構,印邊亦逐漸加寬,到南宋景定元年,印邊已寬達0.3公分。金公印鑄造精工,外觀平整光滑,很少見到氣孔和毛刺。金印一般印背左側刻造印機構名稱,如少府監、禮部、尚書禮部、行宮禮部等。右側刻鑄印年及月。印台側面刻印文名或兼印章的編號。元朝其公印有漢文印和八思巴字蒙古文印兩類。前者行用於八思巴字蒙古文頒行以前的了元代早期。至元六年以後漢字公印就越來越少了,多改用八思巴字蒙古文印。元公印印面構成的一大特點是印邊加寬,有時竟達印文筆劃寬度的6—10倍。而隋唐宋初,印文與印邊往往等寬,以後印邊不斷加寬。
明清
明代內閣印用玉箸文銀印,直鈕,方一寸七分,厚六分;將軍印用柳葉文,平羌、平蠻、征西、鎮朔等將軍印用螭鼎文,皆銀印虎。明代直鈕已由兩宋長方形板狀鈕變為上小下大的橢圓柱狀,加高到8公分左右,形成後世俗稱的「印把子」。明代官印背款皆鑿年款及編號。應該指出,兩宋之時,九疊文中所謂的“九”是—‘個概數,極言其多,不一定確有九疊,也可能只有五疊、七疊,疊即一字中橫畫的層數。但明代九疊文中絕大多數確有九層橫畫。
清代官印印章普遍有所增大。其字體有蒙古文楷書、滿文、漢篆等。最常見的是漢滿文對照同時出現在印面上,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點。